AI制藥領域又有大事件。
當地時間周一,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臨床階段生物醫藥科技公司 Insilico Medicine 宣布,已經開始了AI研制藥物的首批人體試驗,已為一名中國患者提供了一種治療慢性肺部疾病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新型療法。
這種藥物名為 INS018_055,是全球第一種完全由AI設計和研制的藥物,已推進至2期臨床試驗驗證階段,代表著該行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Insilico 由復星集團和私募股權巨頭華平投資集團支持。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Insilico 首席執行官 Alex Zhavoronkov 表示:
對 Insilico 來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但這也是對人工智能的真正考驗,整個行業都應該關注。
這是一個大膽的聲明——我們的公司可以使幾乎所有大型制藥公司的生產率翻倍。
作為新一代生物技術公司,Insilico 等公司已經籌集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用于開發人工智能工具,旨在徹底改變藥物開發。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顯示,大型制藥公司和投資者都在爭相利用AI領域的市場機會,該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500億美元。
Zhavoronkov 表示,Insilico 的人工智能平臺有可能將發現藥物的時間減半,并大幅削減將藥物投向市場的成本糖心vlog。賽諾菲、復星和強生等幾家制藥公司已經簽署了合作協議,可以使用 Insilico 的技術。德勤估計,這種療法的平均成本為23億美元。
Zhavoronkov 還補充稱,根據目標的新穎性和復雜性,Insilico 的人工智能平臺可以節省兩到四年的臨床前發現時間。他表示:
當我們開始將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于藥物研發時,我從未想到會達到今天的成就。
我們將在臨床試驗中探索人工智能發現和設計的藥物對患者的作用,這也將是對 Insilico 生成式人工智能平臺的真正驗證。我們期待繼續推進該潛在全球首創療法,以幫助有需要的患者,并展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藥物研發中的價值。
一些批評人士懷疑AI研制藥物的成功概率。他們警告說,這項技術的潛力被過分夸大了。上個月,擁有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臺的生物技術公司 Benevolent AI 表示,在其主要候選藥物失敗后,該公司將裁員180人,幾乎是其員工總數的一半。
但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斯克里普斯研究轉化研究所的創始人兼主任 Eric Topol 認為,盡管監管機構尚未批準完全使用該技術開發的藥物,但人工智能在減少藥物開發的時間和成本方面已經展示出了積極的前景。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糖心vlog在線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