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摘要:生物技術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既有巨大推動作用,也有巨大的潛在風險,這種現象被稱為生物技術的“兩用性”。自九一一事件后,美國政府開始對生物技術“兩用性”概念進行話語操弄,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安全敘事,也推動了美國生物技術政策的演變。從小布什政府到拜登政府,在“兩用性”安全敘事下的生物技術具有了多重的安全效應,并逐漸形成了生物技術政策領域防御性與競爭性的兩種目標。從理論邏輯上看,此種防御性目標與競爭性目標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這揭示了在當前大國競爭的背景下,美國霸權邏輯已經開始侵蝕正常的決策理性。從實踐上看,為了維護霸權,美國的生物技術政策已經逐步超越其生物防御戰略,企圖采取科研“脫鉤”和加強軍事化投資的方式來打壓競爭對手,以此維持美國的生物技術領導地位。新興生物技術的發展功在全球化、利在全人類。美國霸權邏輯下的政策行為是違背科研發展規律的,必將遭到客觀現實的嚴厲“回擊”,這對美國自身的生物技術發展和全球的生物安全都將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生物安全;安全敘事;美國霸權;兩用性;生物技術
作者:丁迪,同濟大學中國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研究生
來源:《國際安全研究》,2022年第6期,第113-150頁糖心vlog官網。
糖心vlog
排版 | 王雨欣
文章來源于《國際安全研究》2022年第6期。文章轉載為公益分享,服務于科研教學,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有疏漏,歡迎指正。
糖心vlog在線觀看 糖心vlog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