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英國AI制藥公司BenevolentAI“借殼”空白支票公司Odyssey Acquisition后合并上市,估值約17億美元,成了歐洲醫藥健康領域金額最高的一項SPAC交易。
據智藥局觀察,BenevolentAI也是今年全球唯一一家上市的AI制藥公司。不久前CEO Joanna還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最新財報。
目前這家公司的研發進展如何?能為國內企業帶來哪些啟發呢?
01、“借殼上市”歐洲,估值近17億美元
2022年4月,BenevolentAI通過與空白支票公司Odyssey Acquisition合并上市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泛歐交易所,投后估值約15億歐元(17億美元),一舉成為歐洲醫藥健康領域金額最高的SPAC交易。
公告顯示,BenevolentAI從本次合作中獲得了超3.9億歐元收益,用于加速研究、開發機器學習系統和擴大藥物管線。
SPAC,全稱為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近兩年在美股市場十分流行。
與傳統IPO不同,SPAC的上市主體是個只有現金的空殼公司,通過IPO形式集資,并以此對計劃上市的實體企業進行并購、整合,最終雙方合并重組完成上市。
這種特殊的上市方式,也悄然間打開了一個全新的醫藥創投生態。
據了解,今年9月30日,細胞治療領域初創企業Estrella與美國公司TradeUP Acquisition Corp簽訂合并協議,預計2023年上半年完成借殼上市。公司由華人科學家劉誠博士創立,股權估值約為3.985億美元。
“連續創業者”余國良博士創辦的冠科美博也宣布通過SPAC模式,與Maxpro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合并登陸納斯達克,交易合并前估值約8.99億美元,合并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
SPAC上市有什么優勢?借用某知名PE機構的話,首先速度快,有些公司3-4個月就可以掛牌;二是估價確定性;三是交易靈活,套現情況可以提前設計。
BenevolentAI CEO Joanna也表示:今年 4 月通過業務合并和上市籌集的資金,使公司的財務狀況更穩健,可以通過近/中期的關鍵價值拐點推進公司的開發組合,并加大對差異化技術的投資。
對于生物醫藥而言,資本市場看重的是研發技術和落地的新藥產品。
而產業特有的高投入、高風險無疑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對希冀上市的Biotech而言,SPAC或是一種不錯的補充途徑。
02、成立近10年,業務分拆兩半
這家老牌AI制藥公司落地倫敦,KenMulvany在2013年11月創辦,2016年改名為BenevolentAI。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Mulvany早前創辦的中樞神經疾病藥物研發公司Proximagen,賣出了5.55億美元。
圖:(從左到右)CEO Joanna Shields,CTO Daniel Neil,CSO Anne Phelan
CSO Anne Phelan,前東家為輝瑞,現負責推動公司的AI平臺輔助交付臨床前候選藥物分子;其余高管在業內均具有數十年的管理及研發經驗糖心vlog在線觀看。
2016年,公司將業務分拆,成立了BenevolentBio和BenevolentTech兩家全資子公司。
前者承包了BenevolentAI的主要業務,繼續專注于藥物研發,包括炎癥、神經變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癥)等;后者則負責開發AI引擎以及其他的應用領域。
創始人Ken Mulvany表示:分拆是為了將AI與生物、化學和制藥等技術結合,專注加速新藥研發;開拓新領域則是為了擴大業務范圍糖心vlog。
子公司BenevolentTech已布局了新材料領域,創造一款能耐高溫、小體積且儲蓄更多電量的電池材料。
那么,BenevolentAI又如何利用AI提高藥物發現的成功率呢?
其人工智能平臺專注于藥物發現和開發的四個子模塊:知識圖譜、目標識別、分子設計和精準醫學。
以知識圖譜為例,平臺從各種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生物醫學數據源中提取數據,進行整理和標準化后,再被輸入到公司的專有知識圖譜中,從而在疾病、基因和藥物之間組成關聯信息。
2020年2月,BenevolentAI 的研發團隊基于知識圖譜,發現了巴瑞替尼或可用于治療新冠病毒,已在2021年7月通過了FDA緊急審批。
另外,其化學信息學與計算化學總監Nathan Brown博士曾出版了《Artifical Intelligence in Drug Discovery》一書,詳細介紹了BenevolentAI藥物平臺的框架及技術細節。各位感興趣可以找來閱讀。
03、已交付5個新靶點,現金流充足
作為今年唯一一家上市的AI制藥公司,BenevolentAI做出了哪些成績?
自研方面,BenevolentAI現擁有約25條管線,其中針對特應性皮炎的管線BEN-2293進展最快。據公司2022上半年財報顯示,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IIa 期臨床研究,預計在2023年第一季度獲得數據。
圖:BenevolentAI自研管線進展(部分)
化合物專利方面,BenevolentAI共公開了7篇化合物專利,涉及orexin-2、TRK、c-Abl等三個靶點。
合作方面,楊森、阿斯利康、強生、斯坦福大學等都是其重要的合作伙伴。更關鍵的是,三年時間內,BenevolentAI已向阿斯利康交付了兩項慢性腎病和三項特發性肺纖維化的靶點,助力其加速搶占市場。
圖:BenevolentAI與阿斯利康的合作里程碑
2019年5月,雙方首次達成長期合作,加快發現治療慢性腎病(IPF)和特發性肺纖維化(CKD)新藥;2022年1月,阿斯利康續簽了3年合作,將疾病領域拓展至心臟衰竭與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此外,Benevolent AI在今年9月底公開的財報中,還對上半年的關鍵進展做出了如下總結:
- lBEN-2293臨床IIa期研究的完整數據,預計在2023年第一季度發布;作為一種特應性皮炎治療方法和局部的、best-in-class PanTrk 抑制劑;
- 與阿斯利康的合作擴展到四個疾病領域,三個創新靶點已納入藥物開發組合中;
- 預計BEN-8744將在2022年末完成CTA;作為一種口服 PDE10 抑制劑和first-in-class的潰瘍性結腸炎治療藥物;
- lBenevolentAI Platform?平臺不斷發展,可提高預測質量和優化工具,以發現跨多種模式的新目標;
- 現金儲備1.653 億英鎊,為2024年第四季度的關鍵價值拐點提供足夠的資本(不含未來合作協議中的資金)。
此前,智藥局曾統計過全球公布里程碑進展及付款的合作事件,最熱衷AI合作的跨國藥企阿斯利康,已從BenevolentAI獲得了5個新靶點,研發進展領先其他企業。
“接下來,Benevolent Platform?的運營重點是通過它生成的所有程序,來繼續開發跨多個疾病領域的內部管線,驗證它對于多疾病領域通用的能力。”CEO Joanna說道。
參考鏈接:
https://www.benevolent.com/benevolentai-drug-programmes
https://mp.weixin.qq.com/s/2fh-2tvpiaib_AbQ4JVFww
https://mp.weixin.qq.com/s/_vuzowEZm7NCBuW00cMF_A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8179658068131994&wfr=spider&for=pc
—The End—
tangxin 糖心vlog在線觀看 糖心vlog